高等医学检验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探讨
作者:孙庶强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第6期 孙庶强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 要:职业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有着特殊的存在意义,不同于标准的义务教育,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教育。职业教育依托国家政策支持与自身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产教融合教学理念已是职业院校中的一条普世理念,推动职业教育走向合理化。高等医学检验教育教学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市场,人才培养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真正培养出适合现代化发展进程,有创新能力、实用型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改革;人才培养
近年来,政府极力推动教育改革进行,教育政策的核心价值追求在改革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教育公平价值理念下,各个教育主体活力得到释放。职业教育在大环境下获得公平教育资格,极大改善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教育方式多样且成效显著,迅速提升了教育质量。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在现有的状况下,做出调整。其明智之处就是立足自身,做出分析和改变,其人才培养模式从创建、运作到展望不是偶然性出现,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结果。这样不仅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有很强的助推作用。
一、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都以不注重实践常被人诟病,通常学校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能力,被人冠以“高分低能”的称号。信息技术背景下,医学检验设备层出不穷,检验流程更不可同日而语,临床检验已经进入质量检验、仪器检验、信息检验的时代。新的检验环境,对高等医学检验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院方在办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为学生提供相关检验实验室,完善实验室服务能力,准确定位高等医学检验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临床实验管理学,培养学生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意识和基础知识。检验仪器与实践教学息息相关,开设检验仪器学可以强化学生技能培训,通过实践锻炼个人能力。想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不是喊喊口号、走走样子那样简单的事情,优化教学环境,营造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在学生的参与过程显得尤为重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