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作文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作者:吉 娴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0年第7期
江苏省滨海县明达中学 吉 娴
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中作文教学的效率,从多方面锻炼与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让写作训练的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不同的教学训练主题和基本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在写作训练中要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产生表达欲望,顺利找到写作素材。教学方法不仅能打造高效的课堂,也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收获,作文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一、加强基础训练的有效落实
教师要在写作教学训练中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让学生明确各种文体的基本写作要求,对各类常规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了然于胸。从实际的教学训练过程看,进入高中后,学生的体验和阅历都更加丰富,但仍有不少学生在写作时面临较大障碍,即使是相对简单的写作内容,写作过程仍然磕磕绊绊,不顺畅。这说明学生的作文根基不扎实,整体的语文能力和作文素养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教师充分的重视。教师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不断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具备基本的作文能力和素养,以便达到作文训练的要求。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后,才能进行更加深入的写作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比如,在进行“夹叙夹议,枝繁叶茂”这个主题的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这个教学方向,让学生熟悉高中写作训练中最为常规的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议论文。从这个写作主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如果能够将两种文体合理地融合,文章将会更加充实与饱满。教师可以此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基础教学。一般情况下,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写作指导,需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等不同题材的写作技巧和议论文的立论、选材与论证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掌握两种文体提炼主题或观点的方法、选材构思与谋篇布局的一般规律,以便形成鲜明的文体特色。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基本的教学训练内容,培养学生夹叙夹议的能力,并且让学生感受这种表达方式的优势。这会起到很好的训练作用,不仅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学生也能更灵活地掌握和应用这种表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