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转码可能存在排版等问题,敬请谅解!以下文字仅供您参考:
胸腔闭式引流术及注意事项 胸外科杨长征 一 目的与适应症 1 目的: (1)引流胸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
(2)重建胸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
(3) 促进肺膨胀 2 适应症: 1.各种类型的气胸,肺压缩15%以上的患者。
2.血胸(中等量以上)。
3.脓胸或支气管胸膜瘘。
4.乳糜胸。
5.开胸术后。
二 安放位置 1 若引流的目的以排气为主,胸腔导管放置的位置一般 在患侧左锁骨中线第二肋间附近。
2 若以引流液体为主,常规置在第 7 、 8 肋间,腋中线或 腋后线处,脓胸引流管应放置在脓腔最低位。
三 引流装置:由胸腔导管和水封瓶2部分组成。
1 胸腔导管:一端剪有侧孔,与手术时置入胸腔, 另一端与水封瓶相连。
2 水封瓶:容量 2000 ~ 3000ml ,有两个长短不同的玻 璃管或者硬塑料管与胸腔导管相连接。
瓶内盛无菌盐 水500ml,长管下端插至水平面下3~4cm。
将水封瓶安 装在低于胸腔60cm的位置。
四 操作方法: 1. 局部浸润麻醉达壁层胸膜后,进针少许,再将行 胸膜腔穿刺抽吸确诊 。
2. 沿肋间作 2 ~ 3cm 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 织 。
3.用2把弯止血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达肋骨上缘,于 肋间穿破壁层胸膜进入胸膜腔。
此时可有明显的突破 感,同时切口中有液体溢出或气体喷出。
4. 立即将引流管顺止血钳置入胸膜腔中。
其侧孔应位于 胸内2~3cm。
5. 切口间断缝合 1 ~ 2 针,并结扎固定引流管,以防脱出。
引流管接于水封瓶,各接口处必须严密,避免漏气。
五:胸腔闭式引流拔管指征 1.胸部听诊呼吸音清晰。
2. 胸腔引流量 24h 在 50ml 以下,并且引 黄色者。
流液呈淡 3.胸部X线检查:肺脏膨胀良好,胸腔内已无积气和 积液者。
4. 引流管水柱已完全不波动者,但应排除引流管阻 塞。
六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见问题: ①疼痛;
②清理呼吸道低效; ③感染;
④引流不畅;
⑤潜在并发症--开放性气胸。
一、疼痛 相关因素: 1 胸壁伤口。
2 引流管放置的位置。
主要表现: 1 病人诉引流管处伤口疼痛,咳嗽及深 呼吸时加剧。
2 呼吸浅快。
3 病人不愿咳嗽排痰,听诊双肺可闻及痰鸣音 处理措施: 1 告诉病人有关闭式引流的知识,使之了解置管的重要 性,并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
2 病人咳嗽排痰时轻提引流管,防止摆动导致疼痛。
3 保持引流通畅,达到拔管指征时尽早拔管。
4 适当使用镇痛剂或在排痰前给予止痛药物。
重点评价: 1 病人疼痛的程度、时间及性质。
2 控制疼痛的措施有效与否。
二、清理呼吸道低效 相关因素: 1 胸腔闭式引流插管,不利咳痰。
2 因疼痛而不愿咳痰。
主要表现: 1 呼吸浅快。
2 喉头可闻及痰鸣音。
3 可出现紫绀、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甚至可致窒 息。
处理措施: 1 协助病人咳嗽排痰,可扶坐起拍背,咳痰时协助轻 提引流管,以免管道摩擦引起疼痛,致咳痰无效。
2 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3 病人咳嗽排痰前适当给予止痛剂,使疼痛减轻,增 加咳痰的效果。
4 仔细听肺呼吸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 必要时鼻导管吸痰和支气管纤维镜下吸痰。
重点评价: 1 双肺听诊是否清晰。
2 病人是否能正确掌握咳嗽排痰的方法。
3 病人是否了解咳嗽排痰的重要性。
三、感染 相关因素: 1 与胸壁切口有关。
2 引流装置消毒不严。
3 病人家属无菌知识缺乏,与护士向其 家属交待不 清有关。
主要表现:病人可有发热,白细胞数增 高,插管周围 红肿,引流管内可有脓性液体流出。
处理措施: 1 向家属传授引流装置的管理知识,如不要自行将引 流管与引流瓶分开,不要自行更换引流瓶中液体,引 流瓶是无菌瓶,不可用生水冲洗等等。
2 插管周围保持干燥,勤换药。
3 更换引流瓶时严格无菌操作。
4 注意观察插管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疼痛加剧。
5 观察和记录引流液量和颜色。
重点评价: 1 引流液性质有否异常。
2 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
四、引流不畅 相关因素: 1 闭式引流管脱出。
2 引流管口堵塞。
3 引流管位置放置不当或粗细不适当。
主要表现:引流管水柱波动微弱,挤压有阻力感,引流 液体突然减少,患侧呼吸音明显减弱等。
处理措施: 1 观察引流情况,每 2 小时 1 次,将插管与皮肤接触处 做好标记,观察是否有引流管脱出。
2 每 2 小时挤压胸腔引流管 1 次,方法是捏紧引流管的 远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再轻轻慢慢地松开捏紧的 引流管,以免发生倒吸引流瓶中液体。
3 发现有引流液突然减少,要查找原因,将引流管的位 置进行调整,或嘱病人变换体位,确定引流管是否通 畅。
4 仔细听双肺呼吸音,,将两侧进行对照,发现患者呼 吸音极低,应及时查找原因对症处理。
5 带管照胸片,确定插管位置是否正常,有无胸膜腔积 液 重点评价: 1 复查胸片了解是否有引流液潴留。
2 病人自觉症状是否与引流不畅有关。
五、潜在并发症--开放性气胸 相关因素: 1 闭式引流管脱出,胸膜腔与外界相通。
2 水封瓶内水太少,长管与外界相通。
主要表现: 1 进行性呼吸困难。
2 皮下广泛气肿,插管周围可扪及捻发感。
3 患侧呼吸音减弱。
处理措施: 1 向病人及家属交待引流装置的重要性及发生意外紧 急处理的方法。
2 妥善固定处理好引流装置的各个接口,引流瓶中长 管必须浸入水中2cm以上。
3 观察胸腔闭式引流情况,每 2 小时 1 次,及时发现并 处理意外情况。
4 注意插管周围皮下有无气肿、捻发感。
5 听诊双肺呼吸音,及时发现和了解双肺呼吸音不对称 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6 发现有引流管脱出,应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用纱 布棉垫封闭引流管口,并且严密观察,重新置管。
重点评价: 1 引流装置是否处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