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习型图书馆的构建研究
作者:孙健
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9年第8期
文/山东财经大学图书馆? 孙健
【摘要】本文先引入了学习型组织产生的背景,又对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和特征进行概括,最后总结了如何构建学习型图书馆,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图书馆;构建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概述
(一)“学习型组织”产生的背景。“组织学习”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哈佛大学的Argyris和Schon在《组织学习》一书中对其更进一步的解释,随后Argyris又发表文章对组织学习的机理和方法作了积极的探讨,学习型组织(Learning?Organization)的概念也由此应运而生。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创办“学习型社会”。在此之后90年代,Peter.Senge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组织学习研究中心,致力于将组织学习的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以深入探索建设学习型组织,其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引发人们的广泛探讨与关注,继而掀起了组织学习理论和实践的高潮。“学习型组织”实践中真正来源于象Shell(壳牌)等企业,Aried.Geus描述为学习是其唯一的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别的世界性的知名企业如sony,Wal-Mart,Deyices,Motorola,Nortel,Bp,Xerox,GE,Honda,等都被看作是学习型组织,理由是他们成长与动荡的环境,建立其竞争优势,他们都有持续改进与创新的共同特征,而且员工被鼓励进行沟通交流并在工作团队中建立知识共享,知识获取、传递和利用。90年代发展起来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作为新型管理理论适用于各种组织。日本的大阪将学习型组织理论致力于构建学习型城市;Microsoft公司把该理论应用在创建学习型企业,还指出“学习是一个信息反馈、共享交流信息和自我批评的过程”;新加坡政府则把学习型理论应用在政府管理方面,目标是建立学习型政府,后来的实践结果表明他们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学习型组织是组织学习的结果,实践中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组织学习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可以这样认为:学习型组织意味着组织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能够预见环境和市场变化并做出快速反应。